根据全球电子协会最新报告,《互联世界:动荡时代下的全球电子贸易》显示,零组件的跨境交易总额超过了2.5万亿美元,高于手机、笔记本等电子终端产品的2万亿美元。
报告指出,电子原材料的贸易总值已超越终端产品,展现了当今电子制造的高度复杂性、先进程度与专业分工。
2023年,电子产业的商品贸易总额达到4.5万亿美元,占全球商品贸易总额的超过20%。
从国别角度看,中国在2023年进口高达6300亿美元的电子零部件,超过美国、欧盟和新加坡这三大零部件进口国的总和。
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和越南在电子制造领域的快速崛起,归功于成功融入了全球分工的生产网络,而非实现了完整的垂直产业链整合。
亚洲区内的贸易占亚洲电子零部件进口的88%,电子终端产品进口的69%,显示出区域内密集的产业整合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改变了采购模式,但并未真正切断对全球零部件的依赖,而是将贸易导向其他替代伙伴。
对于主要为终端产品组装的新兴经济体,如印度等国,能够持续提升产能与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扩大其电子零部件进口。
全球电子协会的此项研究涵盖了约150个经济体,旨在细致追踪电子原材料与电子终端产品的贸易流向,为全球电子产业提供一致且完整的分析基础。